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59|回复: 0

【智慧妙语】092_修行考核-境界考核 ☆专题畅听

[复制链接]

2万

主题

2万

帖子

8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80989
发表于 2024-3-11 05:35:2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妙言辞 于 2024-3-11 09:51 编辑

 妙语专题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返回目录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上一篇:  下一篇: 

一表通

故事•视文

故事•文音

【智慧妙语】092_修行考核-境界考核

【修行考核-境界考核】


[点击标题可直达]


●0555» 韦陀护法妙高台

●0556» 天慧禅师的宝贝

●0557» 比丘忍打为救鸟

●0558» 方丈选拔接班人


:标题点击仅适合手机版

☟【修行考核-境界考核】


.


韦陀护法妙高台

——20160706 香港

在浙江奉化有一个雪窦寺,开山祖师叫妙高禅师。如今在雪窦寺山上还有一个妙高台,传说从前的妙高禅师就在那个台上很用功,因而得名。妙高禅师原来在这个山上用功,昼夜不息,但因为精力有限,他时常打瞌睡,他心想:“自己生死未了却天天打瞌睡,我实在太没有用了。”为了警策自己不要再打瞌睡,他就移到妙高台山边上坐,下面是几十丈的悬崖山洞,如果打瞌睡,头一栽下去就没命了。可是妙高禅师功夫还没到家,坐在这个山台边上还是打瞌睡。有一次打瞌睡真的摔了下去,他心想:“哎哟,这一次没命了。”没想到在半山腰的时候突然觉得有人托着他,送到山崖上。他很惊喜地问:“是谁在救我啊?”只听见空中回答:“护法韦驮。”妙高禅师心想:“还不错!我在这里修行,居然还有韦驮菩萨来护法。”他就问韦驮菩萨:“菩萨,像我这样精进修行的人,世界上有多少啊?”空中回答:“像你这样修行的,过恒河沙数之多。因为你有这一念贡高我慢之心,我将二十世不再护你的法。”妙高禅师听了之后,痛哭流涕,惭愧万分。但是他心又在想:“我原先在这里修行,好坏不说,不管怎么样还蒙韦驮菩萨来护法。现在我一个念头——贡高我慢心——起之后,令二十世韦驮菩萨不再来做我的护法了。左思右想都是我自己不好,不管他护法不护法,我还是要在这里精进地修,修不成一头栽下山崖摔死算了!”就这样,他继续地在山崖上修行。坐了不久他又打瞌睡了,“嘣”一下又从山崖上摔下去。这次,他刚刚在山崖边上的时候,他一想:“完了,我这一次真的没命了。”可是,他快要落地的时候,又有人把他双手托住送到了悬崖台上。妙高禅师一惊:“是谁救我啊?”空中答道:“护法韦驮。”他马上说:“韦驮菩萨,您不是说二十世不来护我的法吗?您怎么又来了呢?”韦驮菩萨说:“法师,因你刚刚一念惭愧心起,已超过二十世久矣。”妙高禅师听了,豁然开悟。

这个故事就是告诉你们,佛法的妙处就在这里,“一念散于无量劫”,这句话的意思就是,一个念头不正——散于,你可以遇到无量无边的劫数。“无量劫摄于一念”,不管这个人间有多少的劫难,都是你的意念所为啊。所以,佛经上讲“十世古今不离当念,微尘刹土不隔毫端。”你们是弟子,师父一定要告诉你们这句话。记住了:妙高台其实也不在奉化,也不在雪窦寺,这种台就是在我们的内心。我们时刻都是坐在妙高台上打瞌睡,只是我们还没有到悬崖,自己不知道罢了。所以很多人养心,修了半天还不知道自己修在什么境界呢。所谓“十世古今不离当念”,什么意思?就是你的前世、再前世……十世。古今中外,就是你今天、过去、再过去。“不离当念”是什么?其实你今天这个念头最重要。今天是个善念,你过去所有的罪孽都可以消;这个念头是恶念,你十世古今所有的恶缘全部到你身上。所以“一念成佛,一念成魔”啊。


天慧禅师的宝贝

——20161005 台湾台北

法海寺的天慧禅师有两个得意弟子,一个叫无明,一个叫悟明,他俩的品德智慧难分伯仲。有一天,天慧禅师准备外出云游,临行时专门召见这两个徒弟,对两个徒弟说:“我要云游四方,可能要过几年回来。我有两件宝贝,你们替我好生保管。”天慧禅师随即交给无明弟子一本心经书,交给悟明弟子一本禅经书。无明弟子拿到宝贝,小心翼翼地将它锁进了一个铁箱子里,隐藏在寺院一个神秘之地。悟明弟子拿到宝贝之后,每天专心致志地钻研禅经,他不仅将禅经背得滚瓜烂熟,而且钻研得透彻心明。第二年春季,天降滔天洪灾,将法海寺冲得翻天覆地,无明与悟明带着众僧人仓惶逃生,才侥幸逃过灭顶之灾。灾后不久,天慧禅师回来,看见法海寺一片狼藉,询问无明与悟明两位弟子:“师父交给你们的宝贝在哪里?”无明说道:“师父,你交给我的宝贝,我想方设法将它隐藏在最隐秘的地方,谁知一场洪水把它冲走了,不知去向。”悟明弟子说道:“师父,你交给我的宝贝,我千方百计将它隐藏在心底,虽然洪水冲毁了寺院,但你交给我的宝贝已经完好无损地保存在我的心里。”天慧禅师对两位弟子说道:“宝贝只有保存在心里,才能永生珍藏。厄运天灾可以毁掉我们很多宝贝财富,但它很难毁掉心灵里丰盛的智慧和精神财富。我现在老了,从今天起,方丈之位由悟明接替,希望你能够重新振兴法海寺,将佛法佛道发扬光大。”法海寺在悟明弟子的努力下,不仅很快得到了修复,而且香火也日益兴旺。
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人应该把德和佛法藏在心中,不要说在嘴巴中,要用养心修行把佛法贯彻在自己的衣食住行当中。每天睡觉也是养心,讲话也是养心,做任何事情都是在修智慧的波罗蜜。希望大家好好地用佛的智慧来参悟人生,就会得到佛的智慧;用佛的理念来化解众生,就能够得到解脱。


比丘忍打为救鸟

——20170216 新加坡

我讲过一个忍耐的故事给你们听,有一个法师沿钵乞食到一个很有钱的珠宝商家里化缘。他太太蛮有良心的,一看到他:“您到我们家来吃。”他太太做了好几个菜给他吃。吃到一半的时候,她先生回来,说:“阿弥陀佛。师父,您慢慢用吧。”先生拿了一块价值很高的珠宝放在桌子上,自己进去换衣服了,出来的时候,这一粒珠宝没了。这个珠宝价值连城啊,这时只有法师和他太太在。这个珠宝哪里去了呢?他怀疑:不是这个法师是谁?他就打他,质骂他:“我们给你布施,你居然偷我们家的珠宝!”法师一句话都不讲,被打得皮开肉绽,血都出来了。有一只鸟闻到了他的血的味道,就飞进来想吃,这时,珠宝商再拿起棍打法师的时候,没想到一甩棍子把那只鸟打死了。鸟被打死之后,这法师才跟他说:“先生,其实珠宝是这只鸟吃掉的。”珠宝商马上把这只鸟肚子剖开,这颗珠宝果然在它的肚子里。先生觉得很不好意思,就跟他说:“师父,你为什么不早点讲呢?也免受这么多苦啊!”法师就说:“如果我告诉你是这只鸟,你可能就会把它杀了,杀了之后,你一定会开膛破肚把这颗珠宝取出来。既然现在已经死了,我才讲。”想一想,这位比丘为了救一只鸟的生命,情愿自己忍辱,这就是学佛人的心态。人一句话都听不得,怎么能学佛?


方丈选拔接班人

——20181111 墨尔本

有一位高僧,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,因为年事已高,心中思考着有谁来接替他。有一天,他将两个得意的弟子用绳索吊放于寺院后的悬崖之下,对两个徒弟说:“你们两个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悬崖下攀登上来,谁就是我的接替之人。”这两个弟子,一个叫释明坚,一个叫释明远。悬崖之下,身体瘦弱的明坚屡爬屡摔,摔得鼻青脸肿,还是顽强地在攀爬,当拼死爬到陡壁,找不到着力点,摔落悬崖下,头破血流,气息奄奄,最后高僧不得不用绳索将他救助上来;而身体强壮的是释明远攀爬几次不成功,便沿着悬崖下的小溪顺水而下,遇到树林,进到山谷,然后游名山、访名师,居然一年之后才回到寺院。

高僧不但没有骂他胆怯怕死将他赶出寺门,反而定他为他的接替之人。所有的僧人都不解,高僧笑着解释道:“寺院后悬崖极其陡峭,是人力不可能攀上去的。悬崖之下却有路可寻,若为名利所诱惑,心中则只有面前的悬崖峭壁。天不设牢,而人自在心中建牢,在名利的牢笼之中,徒劳地去苦争,轻者苦恼伤心,重者伤身损肢,极重者粉身碎骨。”高僧将五彩袈裟和锡杖传与释明远,语重心长地对众僧说道:“师言要听,但伸缩进退变化,乃圣人之道。明者因为环境而变化,智者随着情缘而行。攀爬悬崖是师出的奇难题目,验看弟子的心境如何。如果能够不落名利的牢笼,心中没有牢笼,顺天而行,便是我意中人。”不久,高僧在安详中圆寂。明远成为这座大寺庙的方丈,寺庙香火鼎盛,僧徒日众。

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,我们在人间一定要懂得随缘。不能做的事情不要去做;今天已经做了不好的事情,我们不能再去延续;知道这条路走不通,不要再去撞个头破血流。一切随缘,因为任何事情的成功要依赖天时、地利、人和。一个不会游泳的人,再常换游泳池也不能解决游泳的问题。所以,有时候你变了,一切都变了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论坛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