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66|回复: 0

【智慧妙语】062_工作修行-知人善用 ☆专题畅听

[复制链接]

2万

主题

2万

帖子

8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80989
发表于 2024-3-11 05:36:5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妙言辞 于 2024-3-11 09:53 编辑

 妙语专题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返回目录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上一篇:  下一篇: 

一表通

故事•视文

故事•文音

【智慧妙语】062_工作修行-知人善用

【工作修行-知人善用】


[点击标题可直达]


●0393» 知人善用的老板

●0394» 未画完整的句号

●0395» 曾国藩识人才


:标题点击仅适合手机版

☟【工作修行-知人善用】


.


知人善用的老板

——20190905 法国巴黎

有两个老板一碰到面就彼此交流经营的心得。其中一个老板抱怨道:“我不能容忍不成才的员工。现在我还有这样三个人待在我的公司里面,我过几天就要把他们炒掉。”“哦?他们怎么不成才了?”另一个老板就问道。“哎呀,你不知道,他们一个吹毛求疵、整天嫌这嫌那;还有一个人杞人忧天,总是为那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担忧;还有一个人游手好闲,喜欢在外面瞎逛乱混。”另一个老板想了想:“这样吧,你干脆让他们三个人到我公司去上班吧,这样也省了你解雇他们的麻烦。”“好啊好啊,谢谢你。”那个老板马上把三个人推出去。第二天,这三个人到新的公司去上班,新老板早已为他们三个人安排好了工作:爱吹毛求疵的一位负责质量监督;杞人忧天的人负责安全保卫;而喜欢闲逛的那个人负责外出去做宣传和调查。一段时间过后,这三个人在各自工作岗位上都做出了优秀的成绩,那个老板的公司迅速地发展起来。

这个故事告诉你们,有时候短处和长处并不是绝对的,只要善于运用,短处可以转化为长处。你看我们学佛的人,很多人嘴巴很会讲,但是他自己不会写,你就让他去度人,他没几分钟就把人家度好了;很多人肚子里都知道,“师父教我的,要好好地学佛、养心、许愿、放生……”什么都知道,一跟人家讲,“……”;很多人嘴巴不会讲,但是他很会写,他就在网上发布那些弘法度人的东西,他一发出去之后,很多人就跟着他学了。所以每个人的长短处都不一样,有时候并不是绝对的。我们短处也可以转化为长处,关键是具备智慧和眼光,试着从各种角度去看待同一个问题。


未画完整的句号

——20150913 法国·巴黎世界

有一位著名的企业家在作报告,一位听众问:“你的事业取得巨大的成功,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?”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,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,但是没有画圆满,留下一个缺口。他问:“这是什么?”下面有的人说是零、圆圈、未完成的事业、成功……七嘴八舌。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:“其实,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。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,道理很简单:我永远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,就像画个句号,一定要留个缺口,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。”这个故事告诉大家,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很有能力、自己能力很强,就不让别人有生存的空间,这是一种管理的智慧,又是一种学佛做人的智慧,给别人空间一定会给自己留一个后路。给猴子一棵树,让它不停地攀登;给老虎留下一座山,让它能够自由纵横;给我们所有的人心中留一块自由的干净的田,他才能攀登人类的最高境界。


曾国藩识人才

——20181111 墨尔本

当年,有一次李鸿章向曾国藩推荐三个年轻人,他请他看给三个人安排什么职务。曾国藩这个人非常有智慧,他知道来意之后,先不出来,在暗中看三个人的神色,看他们怎么样。过了很久曾国藩才出来,与三个人交谈了几句话就让他们退出去了。然后他对李鸿章说:“第一个年轻人可以让他负责后勤;第二个年轻人可以派给他一个虚职,不能委以重任;第三个年轻人大将之才,前途不可限量啊。”李鸿章大惑不解:“请问仁兄,你是怎么看出来的?”曾国藩说:“第一个年轻人目光低垂,不敢仰视,问话有一句答一句,老实忠厚,但魄力不够,适合做后勤;第二个年轻人看似很恭敬,‘是是’,很恭敬,但东张西望,言语机灵,献媚投机,不堪重用,这种人不能用啊;第三个年轻人目光凛然,话虽不多,却敢于直抒己见,与我意见相左(就是哪怕跟曾国藩意见不一样),也不卑不亢,是大将之才,这个人可以委以重任。”果然第三个年轻人就是当年担任台湾巡抚,在中法战争中保卫台湾的民族英雄——刘铭传。

你们以后跟人家讲话,去找工作interview[注:面试]的时候,人家问你:“这个事情你能做吗?”“可以,我会做。”——不敢仰视别人。你要有信心,“我会做!可以做!”“好,这个人行。”对不对?要盯着人家看。

第二个年轻人看似很恭敬,‘是是’,很恭敬,但东张西望,所以你和人家讲话的时候,和老板讲话的时候,老板说,“这个事情我派你去”,你说,“是啊是啊,老板”,心不定,言语机灵,献媚投机,不堪重用,这种人不能用啊。

第三个年轻人目光凛然,话虽不多,却敢于直抒己见,与我意见相左(就是哪怕跟曾国藩意见不一样),也不卑不亢,是大将之才,这个人可以委以重任。果然第三个年轻人就是当年担任台湾巡抚,在中法战争中保卫台湾的民族英雄——刘铭传。

人的一生总在得失之间,很多人将得失写在了脸上,你跟他一讲话,你已经看出来这个人的成功和失败。很多人一辈子的失败都写在了脸上,人家说:“你好吗?”“好……”你说能好吗?所以,从得到生命的那一刻起,我们的一生其实已经在得失中徘徊。记住师父的话,得到了不要狂喜,因为得到了也会失去;失去了不要伤心,因为得失都会重现。得失随缘,懂得有所得必有所失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论坛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