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45|回复: 0

【智慧妙语】039_烦恼菩提-烦恼克治 ☆专题畅听

[复制链接]

2万

主题

2万

帖子

8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80989
发表于 2024-3-11 05:38:1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妙言辞 于 2024-3-11 09:54 编辑

 妙语专题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返回目录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上一篇:  下一篇: 

一表通

故事•视文

故事•文音

【智慧妙语】039_烦恼菩提-烦恼克治

【烦恼菩提-烦恼克治】


[点击标题可直达]


●0222» 三不猴

●0223» 凡了的烦恼

●0224» 烦恼的根源

●0225» 痛苦的根源

●0226» 除掉杂草最好的方法

●0227» 青年的愁绪

●0228» 关怀是钥匙

●0229» 车祸中的两位幸存者

●0230» 家庭的变故

●0231» 女士的色斑

●0232» 盐的浓度

●0233» 不接受的礼物


:标题点击仅适合手机版

☟【烦恼菩提-烦恼克治】


.


三不猴

——20181007 美国洛杉矶

在我们生活中有一些摆件,经常看见有一个叫“三不猴”的造型。三个猴子成半蹲的姿态,样子憨厚可掬。第一只猴子拿手捂着耳朵;第二只用手捂住嘴巴;第三只用手蒙着眼睛。这个“三不猴”的造型,其实就是表现了佛家的思维和思想。三个猴子分别代表:我不说,不说他人之事;我不看,不看世间的烦杂;我不听,不听嚼舌之音。这个“三不猴”也表现了传统的儒家教育,那就是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”。所以,对于让人厌恶的行为,我们不要去看;对于闲言杂语,我们选择不听;对于伤人伤己的话,我们选择不说。所以做人,如果能够懂得提醒自己,常常用“三不猴”告诫自己,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和别人打交道中,都要小心翼翼,遵守这三只猴子所代表的“三不”之道——不该听的不听,不该说的不说,不该看的不看,就会免遭是非,免惹争端,平安吉祥啊!


凡了的烦恼

——20171111 墨尔本

改变自己的心态。有一个小和尚叫凡了,什么事情都发愁,他觉得自己太瘦了,觉得自己在庙里过的生活非常烦恼,很担忧他给别人不好的印象,所以讲话也特别当心,很累。凡了决定到九华山去挂单旅行,希望换个环境能够对他有所帮助。其实他的师父对他很好。他上路前,师父交给他一封信并告诉他:“孩子,等到了九华山之后再打开。”凡了到九华山后,开始看看环境蛮好,后来觉得一天天比自己在原来庙里更难过,他就拆开那封信,想看看师父写的是什么。师父在信上写道:“徒儿,你现在离咱们的寺庙300多里,但你并不觉得有什么不一样,对不对?我知道你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同,因为你还带着你有麻烦的根源,也就是你自己。烦恼是自己所生。无论你的身体或是你的精神,都没有什么毛病。烦恼,并不是你所遇到的环境使你受到挫折,而是由于你对环境做出的各种概念和印象来影响你的心,让你心中产生杂念。一个人心里想什么,他就会成为什么。当你了解这点以后,就回来吧。只要你心中没有烦恼,你就会远离烦恼。”师父的信使他非常郁闷,凡了觉得自己需要的是同情而不是教训。当时,他想马上决定永远不回自己的庙了。那天晚上,经过一座小庙,因为没有别的地方好去,凡了就进去和一位老和尚聊了一个时辰。老和尚反复强调:“能征服自己的人,强过能占领城池。”凡了坐在蒲团上,聆听着老和尚的教诲,原来和他师父讲的都是同样的道理。突然他想念师父,师父常说:万物唯心造,心不动,一切如如不动。法喜就在其中。凡了觉得自己第一次能够清楚而理智地去思维,并发现自己真的是一个很大的傻瓜。他曾想改变这个世界和全世界上所有的人,现在他明白了,真正需要改变的,首先是自己的心态。(掌声)


烦恼的根源

——20171111 墨尔本

无德禅师见到三位信徒,问:“无德禅师,人们都说佛教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,但我们信佛多年却不觉得快乐,为什么呢?”禅师说:“想快乐并不难,首先要明白人为什么活着。”一个人说:“人总不能死吧,死亡很可怕,所以我们活着。”第二个人说:“我们现在拼命地打工,拼命地劳动挣钱,为的是防年老的时候没有钱来维系生活。”第三个说:“我可没这么高的要求,我必须活着,否则我一家老小靠谁来养呢?”这时候无德禅师说:“怪不得你们得不到快乐,你们只想到会死亡、年老,和被迫劳动,没有理想、信念和责任,生活当然很累很烦恼啊!”当一个人活着为别人想,知道人间吃苦是暂时的,心中有目标,放得下,才是无痛苦。人生苦短,所以没有必要将憎恨、不平留在心中,并时常伤害自己。要深信佛法,重视慈悲,就会没有容纳恐惧的空间,心才会平安吉祥。


痛苦的根源

——20170826 马来西亚吉隆坡

有一位弟子感到活得很痛苦,非常烦恼。师父把弟子带到一片空旷的土地上,问:“你抬头看看,看到了什么?”弟子答:“天空。”“天空很大吧?”师父说,“但我用一只手就可以将整个天空遮起来。”弟子无法相信。师父说:“好,我做给你看。”只见师父用一只手掌盖住了弟子的双眼,问:“你现在看见天空了吗?”继而,师父把话题一转,说:“生活中,一些小痛苦、小烦恼、小挫折,就像这只手掌一样,看上去虽然很小,但如果放不下,总是放在眼前,你会把很小的麻烦看的很大,放在心中久了,就会像这只手掌一样,遮住你人生的光芒和整个晴空,你将错失人生的太阳,丢失蓝天、白云和那美丽的彩霞。”弟子终于明白了自己痛苦的根源。

我们做人也是,有时候夫妻因为一句话可以难过几天。我们要把这些小烦恼小矛盾放下,明天会变得更好。只有明白生命都是在转换,都是无常的,才会珍惜生命的有限,才能放下无谓的执著,才能坦然面对人生的痛苦烦恼。希望大家好好学佛。(掌声)


除掉杂草最好的方法

——20191019 马来西亚吉隆坡

有一位寺庙的长老,指着长满杂草的一块荒地,问外地来的弟子:“徒儿们,你们看看田野里都长了些什么?”弟子们不加思索地说:“师父,杂草。”长老说:“告诉我,你们该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呢?”一个弟子首先开口:“只要有恒心,用一把铲子就足够了。”第二个弟子接着说:“我觉得用火烧最好了,又快又干净。”等弟子们讲完,这位长老站起来说:“你们都回去,按照自己的方法去除一片草,一年之后我们再到这里来相聚,讨论这个问题。”一年很快过了,那些外地的弟子都来了,他们无论采用何种方法,都没有将杂草除尽。然而,长老已经不在人世,只给弟子们留下了一本书。书中是这么写的:“你们的办法是不能把杂草除尽的。记住了,除掉杂草最好的方法,就是在土地里种上庄稼。”

我们学佛人的心灵也是一片田野,会生出数不清的欲望和烦恼,而这些欲望和烦恼就是我们心中的杂草,有些善良的庄稼也是生长在我们心中,所以我们要在心中种上那些慈悲和善良的庄稼。记住了,庄稼越多,杂草生存的空间就越小。


青年的愁绪

——20200112 澳大利亚•悉尼

有一位青年,总是埋怨自己时运不济,发不了财,整天愁眉不展。有一天,他遇见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,问:“师父,为什么我总不快乐?”“你说什么?”“师父,我不明白,为什么我总是那么穷?”“穷?孩子啊,你很富有嘛!”“这从何说起呢,老人家?”老人说:“假如现在斩断你一个手指头,给你1000元,你干不干呢?”“不干。”“斩断你一只手,给你1万元,你干不干呢?”“不干。”“假如有人要换你的眼珠,给你10万元,你干不干呢?”“不干。”“假如让你马上变成80岁的老人,给你100万,你干不干呢?”“不干。”“那假如别人让你替他去死,给你1000万,你干不干呢?”“不干。”“这就对了,你已经拥有1000万的财富了。”人为什么整天要哀叹自己的贫穷呢?这个青年突然什么都明白了。


关怀是钥匙

——20181006 美国洛杉矶

人开心的时候,体内会发生奇妙的变化,从而获得法喜、新的动力和力量,但是不要总是在欲望中去找快乐。令你开心的时候,实际上是你的内心,就在你的知足中。因此要找出心中的解脱和慈悲,不断地激励自己去寻找另外一个精神世界。我们有时候想不通,别人怎么劝也很难劝醒。有的人自杀跳到河里,被别人救起了,他说:“大叔,你别救我,我还会再跳的。”一把坚实的大锁锁在大门上,你拿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也无法把它撬开;钥匙来了,瘦小的身体钻进了锁孔,只要轻轻地一转,大锁就打开了。你们的心灵再难、再苦,你们的心灵再烦、再忧郁,用这个方法之门,你们就解脱了。每个人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,任由再粗的铁杆也撬不开。记住了:锁也好,再烦也好……钥匙是什么?就是关怀。关怀,你才能把自己变成一把细腻的钥匙;只有关心别人,你才能进入别人的心中。


车祸中的两位幸存者

——20170923 意大利米兰

在一场车祸中,两位幸存者都失去了一条腿。两个人因为心态不一样,讲出的话不一样,感受也不同。亲友探望的时候,一个没有腿的人对他的亲友说:“虽然命保住了,我的一条腿却没有了,以后的日子叫我怎么过啊?”于是,他和亲友的脸上都阴云密布。

另外一个人,当有亲友来看他的时候,他是这么说的:“虽然我的一条腿没了,但是我的命保住了,以后我们照样可以过日子。”于是亲友和这位朋友脸上都充满着阳光。

生活同样的境遇,为什么感受不同?就在于他们话里有不同的“但是”。

“但是”其实就是一种迂回,在前言后语之间,它有承转的意思——转弯。比如,说起人生,可以说“我们努力了一辈子,但是我们碌碌无为”,也可以说“虽说我们碌碌无为,但是我们努力了,也问心无愧”,这就是心态。

说起自己的子女,我们可以说“孩子心眼好、身体好,但是工作不好”,也可以说“孩子就是工作不是太好,但是心眼好、身体好,他一定以后还有更好的前途”。

心理学告诉我们,人的思维有不同的倾向性,有人习惯于消极的思维,有人习惯于积极的思维。我们佛总是要积极的,要有冲向阳光的一面,叫正能量;经常担忧,哪怕就是在阳光当中,你也是只会看到阴云,不会看到阳光灿烂。

所以我们要学会经常积极地面对人生,不要老是抱怨,有的人活一辈子就叫“怨妇”。不要经常不开心,因为我们还有明天。过去的就让它过去,今天我们活在当下,未来靠我们今天来改变。佛法就是让我们拥有希望,佛法就是让我们看到明天。希望大家拥有一个正能量的心田,正能量的心态,拥有更好的、美妙的明天。


家庭的变故

——20161008 日本东京

在澳大利亚有一个汤姆,父母亲离婚了,家庭的变故使他变得忧郁,不但学习成绩下降,还动不动对同学发脾气。也许是为了平衡自己内心的混乱,每天晚上他都一个人在学校的操场上转圈,没有人知道他的心和安慰他。就在这个时候,班里一个并不起眼的同学吉尔出现在他的身边。于是,在学校的操场上经常能够看到两人一边走一边讲话。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,汤姆完全从父母离婚的阴影中走了出来。在一次同学聚会上,大家又见到了吉尔。当同学们提起这段往事的时候,吉尔微笑着对大家说:“其实没有什么秘密,我父母在我上中学的时候也离婚了。在那段痛苦的日子里,我曾经颓废,不想活了,但是我想通了,发奋学习,考上了大学。回首那段生活,我发现自己成熟了、独立了、坚强了。我只不过是把自己的这段经历告诉了汤姆而已。”这样的答案让大家很吃惊,因为整整四年,没有一个人知道吉尔的身世居然父母这么早离婚,而且他还一直生活得那么快乐和豁达。当大家问他怎么做到这种精神的时候,吉尔说:“我要感谢生活,尤其当我面对种种人间不如意,我们也要感谢它。因为生活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好运,但遇到挫折,常常抱怨并不能使生活变得美好;有时候因为我们的抱怨,生活会变得越来越糟糕,因为抱怨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痛苦、越来越走不出低谷。经历了挫折,我学会了感谢生活。”

就像我们学佛人一样,要学会感恩。我们到今天的成功、到今天的平安,都是靠着小学的老师、医院的医生、朋友和父母亲,我们都要感恩他们。可是我们人,自己好了,有几个能够真正想到自己父母亲,多多的对他们孝顺的?感恩这个世界的一切,不管发生什么变化,都能控制好自己,不会陷入忧郁的情绪当中。感恩的人能够得到别人的喜欢,感恩的人才会产生慈悲。


女士的色斑

——20171112 墨尔本

很多爱生气的人脸上有色斑,有甲亢,免疫系统发生紊乱,热血沸腾,当甲状腺受到刺激就会引发甲亢,免疫系统出毛病。美国的医学人员对5000名脸上长色斑的女性研究显示,当她们处在情绪最低落的时候,任何药物对色斑的治疗都没有特别大的效果,而当其中一些女性的人际关系得到改善时,她们开心了,色斑自然不治自愈。医学人员分析道,当人生气时血液大量涌向脸部,这时的血液中氧气少、毒素增多,毒素会刺激毛囊,引起毛囊周围程度不等的深部炎症等皮肤问题。经常生气的女士,再擦美容霜也是没有用的。有一个妈妈经常不开心,小女孩有一天说:“妈妈,你今天这么美。”妈妈说:“我怎么美了?”“因为妈妈一天都没有不开心。”能够经常开心的女士和男士不用擦美容霜,自然美。(掌声)


盐的浓度

——20130928 德国法兰克福

有一个年老的印度师父,他身边的弟子总是喜欢在师父面前抱怨这个抱怨那个。有一天师父说:“你去买一袋盐过来。”弟子买来之后,师父拿了一个调羹舀了一勺放在杯中,冲上水,师父说:“你喝喝看什么感觉?”弟子喝了之后说:“哎呀,师父,苦的不得了。”师父说:“你把剩下的盐倒在我们寺庙外面的泉水里。你再尝一尝是什么味道。”弟子说:“很甘甜,一点苦味都没有。”师父说:“你没有感觉又咸又苦的味道吗?”弟子说:“没有。”师父说:“我们生命中的痛苦,就像盐一样,也就这么一点点,但是你们不知道有多少,以为受了一辈子苦。”实际上生活中的麻烦苦恼就这么一点,是否感觉到痛苦,取决于你将它盛放在多大的容器中,当你感到苦的时候是因为你把他装在心中,所以才会觉得苦。当你觉得人生很苦的时候,你把它抛在空中,让自己的心空空如也,觉得这是人生的必然规律,认为吃苦就是消业,你就会融化在自然的人生哲理当中,你心就不会痛。因为您没有把这些很痛很难过的忧伤藏在心中,你把它释放了,你找朋友谈,出去和人家讲话,和大家开心,就犹如把盐洒向泉里,你就不会觉得很痛苦,所以希望大家要懂得放下自我。


不接受的礼物

——20130317 马来西亚

我认识的一个电脑工程师,他跟师父说:“师父,我在公司里总有人跟我搞是非,左看不顺眼、右看不顺眼,总是骂我、诽谤我。我该怎么办?”我告诉他:“首先,你要把握好自己不要恨人家,不做对不起人家的事情;其二,如果有一个人送你礼物你不接受,这份礼物应该属于谁?”他说:“这份礼物应该属于送我的那个人。”我说:“如果他谩骂你、讽刺你,你不予接受,不就是等于在谩骂讽刺他自己吗?”

人要有智慧,生活的烦恼如同大海波涛一样,一浪接一浪。一个烦恼刚去除,下一个烦恼又开始,人生就是这样一浪一浪地在前进,永无止境。学佛人要学会冲破风浪,冲破烦恼的浪涛不受牵连,才是智者。学佛人无所畏惧人间的任何烦恼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论坛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